您好,欢迎来到驻宅旅游。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澳门之行||李海平

澳门之行||李海平

驻宅旅游 2025-08-31
导读澳门之行五首李海平 文 / 图题记:暑假期间,徜徉澳门两日。小诗五则纪之。官也街踏入碎石路的游人,用步履丈量街巷每一步都能邂逅别样的精彩临摹葡韵,品尝小吃烘焙的云朵和蛋挞萦绕着清新的甜香飞翔在教堂尖顶的钟声,捕获流浪的风懒散的云窗棂间的蓝白佐以彩釉的寓意中式生煎鲜蚝、葡式咖喱拌饭调和着中西文化的滋味随着利落的剪牛杂“咔咔”声在“阿根”牛杂店员剪刀的方向牛的筋道肉的芳香已在排队的客人眼里久久酝酿在这七彩的童话村葡萄牙的鳕鱼遇见广东的牛杂意大利的面包说着流利的粤语都被装进澳门阿婆的藤编菜篮里饼家铺里

澳门之行五首

李海平 文 / 图

题记:暑假期间,徜徉澳门两日。小诗五则纪之。

官也街

踏入碎石路的游人,用步履丈量街巷

每一步都能邂逅别样的精彩

临摹葡韵,品尝小吃

烘焙的云朵和蛋挞萦绕着清新的甜香

飞翔在教堂尖顶的钟声,捕获流浪的风懒散的云

窗棂间的蓝白佐以彩釉的寓意

中式生煎鲜蚝、葡式咖喱拌饭

调和着中西文化的滋味

随着利落的剪牛杂“咔咔”声

在“阿根”牛杂店员剪刀的方向

牛的筋道肉的芳香

已在排队的客人眼里久久酝酿

在这七彩的童话村

葡萄牙的鳕鱼遇见广东的牛杂

意大利的面包说着流利的粤语

都被装进澳门阿婆的藤编菜篮里

饼家铺里女孩游移的巧手

在酥皮间点染杏仁霜,竹匾着承接大西洋吹来的咸味

停留了海风浸润的丰盈

不过150步长的官也街

沉淀了中西百年烟火交融的典范

甜与咸的深度缠绵

铺展成澳门街巷醉人的画卷

彩釉的明暗在潮声里涨落

澳门塔

那群悬挂钢索的攀云者,用气流校准重心

推演天象,揽月摘星

万丈霓虹与电梯有悬停的秒针

盘桓于塔尖的雨燕,时时有俯冲之念

三百米空中的透明暗含玻璃的隐喻

探向雷达波的天线

重新丈量陆海间的皱褶

避雷针尖游走的电流

在钢铁的骨骼里埋下银河,用铆钉咬合夜空

铺展成珠江口灿烂的星图

圆锥体的冲天意志,焊痕,阻尼球的低语

垂直中轴线上的失重

都有了悬浮着的澳门方言

仅仅二十秒的极速坠落

洞穿了大地与苍穹的对视

钢丝的深度颤栗

绷紧澳门向天空张开的弓弦

澳门大炮台

双目炯炯的古代守城人,曾经用海风擦拭炮管

静默守望,内心坚如磐石

火药与罗盘还带有他们冷却的余温

盘桓于炮垛口的云影

城墙棱角的锋锐浸润月光的淬火

探向航海图的经纬

重新校准潮汐的砝码

雉堞间架起的望远镜

在硝烟里埋下鸽哨,铜绿斑驳的铭文

镌刻着荷兰人曾经觊觎不成的阵痛

城堡上的几何意志,暗沟,地堡的沉默

山海交响间的峙立

有着铜铸的骨骼与脉息

不过百步见方的瞭望点

镇守了东西半球对望的隘口

铁与火的深度沉淀

浇筑成澳门人坚硬腰板的棱线

渔人码头

一船船晚归的渔人,用暮色粉饰廊柱

细心临摹潮汐的拓片

船锚与灯塔存放着曾经搁浅的时差

栖于斗兽场残影的海鸥筑巢、繁衍

中轴线上的罗马柱配料唐三彩的釉光

勇士们竞技的身影依稀可辨

古罗马、大唐宫墙、希腊神话被错乱编排

游廊间隙游走的咸风

在琉璃瓦上埋下盐粒,褪色的帆索

结满大食宝船的方言

穹顶的拜占庭弧线,倒影成渔猎的回忆

微缩寰宇间的踱步

有了潮湿的寓言与醉意

就那么一百步的人造海平线

折叠了七大洋颠簸的旧梦

石阶上海水的深度倒流

浸漫成澳门人枕畔的潮歌

东方拱门

途经拱门的季风,不分晨昏

远处起伏间潮汐的印鉴

浪纹与日晷有错位的年轮

拱券浮雕的鹭影,穿越而上

巨型的预铸铜依稀可见海浪的奔腾

探向大三巴牌坊檐角的触角

重新校准日出的刻度

门洞间斑驳的光斑

在础石上埋下罗盘,锈迹拼写的谚语

沉淀成葡萄牙人的离愁别绪

弧线的欧陆脊梁,精致的铁艺

双柱托举的苍穹

有了中西方空气对流的呼吸

28米高、38米阔的巍峨身躯

贯通了陆与海相望相依的甬道

圆环间铁锈与铁锈的深度对话

镌刻中葡文化的和谐交融

——于2025.8.28夜

作者简介:李海平,男,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五华县作家协会副。著有个人散文集《在文字中穿行》、诗集《驿路花香》等,原籍广东梅州五华,现居深圳。

Copyright © 2019- zhuzai.com.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