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香炉峰、蜡烛峰、大鹏听经石、金鸡啼鸣石、金龟朝北斗、木鱼石、仙人击鼓石、观音奇石、金地藏足印等。导游相传金乔觉带金龟居于溪边,诵经书于拜经台,感化害民的恶鹏,使其扒壁听经;闵公父子为其精神所感,携带灵鸡前来拜师;后来,连佛祖也被感动,助他完成开辟道场的宏愿。一日,天将黎明时分,佛祖驾祥云来此传授真经。圣僧在西边放好木鱼,尊者在南面架好佛鼓,金乔觉在香炉两边各执香烛点燃,虔诚聆听;南海观音也披斗……[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老街店铺、寺庙林立,僧俗共处,农禅并重,是九华山人文景观荟萃之地。九华街是一处平均海拔约0米的山中盆地,四周青峰耸翠,环山如城。面积约4平方公里,是九华山的核心景区,为香客游人集散地。九华街开发历史悠久,早在东晋隆安年间(公元401年),就有天竺名僧杯渡在芙蓉岭下创建茅庵,开创了九华山佛教活动先河。唐开元年间,新罗高僧金乔觉来到九华,当地士绅诸葛节等人为他在虎形山下起建寺院,获朝廷赐名“化城寺……[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古拜经台在天台峰下,距观音峰约2华里。通往天台之路要绕寺而过。该寺始建于唐,原为一组狭长的建筑,民居式三进殿宇,经历代修建,现在面积8平方米,整个建筑古朴典雅,风格协调,堪称佛国明珠,是安徽省重点寺院。相传金地藏曾在此处拜诵《华严经》,岩石上尚留有其一双凹痕足迹。僧人建此寺纪念,名为“大愿庵”(佛教称金地藏“大愿菩萨”)。因为“拜经”较通俗易记,所以都称它“古拜经台”。古拜经台的主要景点有“仙……[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庄园位于池州市青阳县丁桥镇永平村,距铜陵长江公路大桥18公里,距九华山35公里,临七星河直达长江,靠103省道,318国道,合铜黄高速公路。庄园创建于1996年,创建之初,实行“以短养长”,走“养猪种树扩园”的模式,滚动发展,使即期效益与创建扩园同步进行。主要开发“猪→沼→果(渔、菜、庄稼)→猪”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及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突出“农家”特色,围绕“林”、“果”、“鱼”相……[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东崖禅寺位于九华山东峰顶,坐落于巨岩之上,海拔871米。在此可眺望长江,俯视九华镇,仰观天台顶,环顾九华群景。佛国风光,一览无余。唐开元末年,金地藏新罗国王子金乔觉初来九华山居于东崖洞穴,常在洞旁岩石上晏坐清修。唐至德二年(757年),山下居士诸葛节等数名乡绅游山,行至东崖,见金地藏之苦行,深为感动,发心修建化城寺,请金地藏离洞居住。明正德年间,有僧周经于此结茅,后建“晏坐堂”,以祀金地藏。心学大……[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青阳县历史文物展》展出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各个历史时期各类文物476件,并复原展出庙前春秋木椁。珍贵藏品青花瓶元代。通高26厘米。为带座供瓶,佛事供器,系釉下彩瓷。直口,细长颈,溜肩,腹下微收,宽圈足稍外撇。瓶座为绣墩式,顶面边缘呈菱花形,座身镂雕成六足花窗,座底为莲花形圈足。胎质洁白细腻,青花釉色明艳。庙前春秋木椁墓遗物春秋。木椁墓葬保存之完整,规模之大,葬具之独特,随葬品之丰富精……[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乘缆车抵达上站至百岁宫,远看花台景区,犹似一尊睡佛,仰面朝天,头枕天台峰,脚架莲花峰。额头、眼睛、睫毛、鼻子、嘴巴、下颚、喉结清晰可见。神态安详、栩栩如生。……[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介绍位于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南三溪河畔、青阳县南阳乡三溪村境。距鱼龙洞1公里。旧称玉华洞,相传道教窦真人、张果老及陈持老祖等神仙曾来此-,故名。 洞全长1500米,分上、中、下3层,有立交式通道,洞中有洞,洞洞相通。上洞分为玉树阁、九龙殿、乾坤殿、玉华馆、琉花园、钟鼓楼6个厅,面积1370平方米,主要景点有玉树琼花、众仙聚会、孀娥奔月、丸龙盘珠、凤还巢、玉膜麟等;中洞面积560平方米, 下层面积4……[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龙泉圣境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318国道横贯东西,103省道直穿南北通长江。景区规划总面积达三千余亩,其中有五百余亩土地作陵园使用,二千余亩将兴建万佛园、回龙寺、商业街。充分挖掘九华山的地藏文化,把传统的孝道文化及佛教文化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的品牌。……[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天台寺:坐落在峰顶的地藏寺,古名天台寺。来九华山的佛教徒大多到此朝拜,称之为“中天世界”。这里也是游客游九华必到之处。天台寺前,左有龙头峰,右有龙珠峰,对面十王峰。龙头峰下为青龙背,因骄立如屏,故名玉屏峰。龙珠峰,又名天台岗,上有一颗巨大滚圆的岩石,名“龙珠石”。传说九华是“活的龙脉”,青龙即居此高处,这颗“龙珠”,则是它戏耍的宝物。寺前岩壁上,有“非人间”等巨字摩崖石刻。寺门在龙头峰、龙珠峰间的……[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